一、个人简历
李昊霖,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专业2021级学生,中共预备党员。
二、座右铭
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三、事迹风采
1.2022-2023学年 获国家奖学金
2.2023-2024学年 获国家奖学金
3.2021-2022学年 获潍坊学院三等奖学金
4.2022-2023学年 获潍坊学院一等奖学金
5.2023-2024学年 获潍坊学院一等奖学金
6.2022-2023学年 获潍坊学院“优秀学生”
7.2023-2024学年 获潍坊学院“优秀学生”
8.2023年6月 获第三届“外研社.词达人杯”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校赛二等奖
9.2023年9月 获“外研社.国才杯”“理解当代中国”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二等奖
四、榜样之声
破茧之路:从懵懂到逐光前行
初入大学,缤纷多彩的社团活动、自由宽松的氛围,像璀璨的霓虹吸引着我。我被各种社交与玩乐所吸引,并没有沉下心来学习。大一结束时,看着并不理想的成绩单,我满心懊悔与迷茫。但我骨子里不甘平庸,暗暗发誓要做出改变。
我开始剖析问题。我意识到,只有摒弃浮躁、沉心钻研,才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。在课堂上,我全神贯注,认真做好笔记;在课后,我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,把当天所学融会贯通。优异成绩的背后,离不开专业课老师的悉心指导。遇到难懂的专业知识,我会主动向老师请教,老师对我提出的问题也会耐心地解答。
在英语学习方面,凭借扎实的高中英语基础,面对四级考试,我自恃底子好,仅考前刷了几套真题,便自信地走进考场,还算不错的分数让我愈发自满。六级备考来临,我依旧沿用之前的“轻松战术”,没把六级的难度放在眼里。然而,成绩公布,糟糕的分数让我如梦初醒。这次失败经历如同一记警钟,狠狠敲醒了我。我明白,学习并非一蹴而就,一旦停止努力,就注定会退步。大二这一年,我决心重新审视自己,在保证专业课学习的同时,将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中。
我会每天坚持背诵单词,借助单词书和APP双管齐下,不仅牢记词义,还仔细钻研例句,掌握用法。课余时间,我大量阅读英语文章,在阅读中积累词汇、培养语感。听力训练也从未间断,每天都会听英语广播,模仿语音语调,提升听力理解能力。
终于,我的努力有了回报,六级顺利通过(548分)。这不仅是一次考试,更是我重新找回自我、战胜困难的证明。这也告诫我: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与时俱进,坚持不断地学习,不能总“啃老底”。同时,大二这一学年,在学习成绩上,我是专业平均学分绩点唯一过4.0的学生,一跃成为专业第一。
我并没有丝毫懈怠,大三继续保持奋进。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,每一个公式推导、每一个理论研究,我都力求精准透彻。比如在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学习中,复杂的反应机理和公式推导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,但我会花费大量课余时间,反复研读教材、请教老师,最终在课程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,连续两学年专业成绩第一,获2022-202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,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,这是我努力的勋章。
我深知,大学不应只有书本知识,还需全面发展。我踊跃参与学科竞赛和实验,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,我积极联系老师,并主动参与学科实验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我提升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,具备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。
从大一时的迷茫到如今的坚定,我走过了一条充满挑战的破茧之路。获得国家奖学金,是对我过往努力的认可,更是我未来前行的强大动力。我会带着这份荣誉,继续在逐光路上坚定走下去,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